“80后”做父母一味高消費 育嬰產品成攀比對象
近日,記者在采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不少“80后”父母在選擇育嬰產品時只認“”、“”以及進口產品,一些父母每月育嬰的費用甚至超過了兩個人的收入,有的更是將追求“高品質”育嬰演變成了父母之間的攀比,令人擔憂。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育兒理念的不斷更新,人們對育嬰產品的要求也水漲船高,記者在一些育嬰產品店看到,除了傳統(tǒng)的嬰兒服裝、奶瓶、紙尿褲和各種規(guī)格的嬰兒車以外,嬰兒專用的掏耳勺、坐便器以及專門用來吸鼻涕的吸鼻器等各種新產品也擺滿貨架,銷售人員介紹說:“很多‘80后’父母都是店里的?,他們追求時尚,育嬰理念也更加超前,喜歡嘗試新產品,不少人都是從專業(yè)的育嬰網站、雜志上得到產品信息后直接來點名購買的。”
據業(yè)內人士介紹,不少育嬰產品店里的嬰兒食品、器具都是、進口產品,雖然價格要比國產的高出不少,但銷量一點不比國產的差,比如某知名品牌的紙尿褲,原裝進口的價格平均每片就要比國產的高出30%~40%,每包的差價就超過一百元。1982年出生的歐小姐有一個一歲大的兒子,據她介紹,每個月光是在奶粉、鈣粉以及各種水果泥、蔬菜泥、肉泥等進口、食品上的花費就要上千元,再加上其他方面的育嬰費用,常常入不敷出,有時還需要他們雙方父母資助。不少家長表示,“80后”多為獨生子女,如今這些“80后”當了父母之后,便演變成了多個家庭供養(yǎng)一個孩子,壓力相對來說有所減小,但令人擔心的是,一些“80后”父母已經開始把育嬰產品當做了攀比、炫耀的對象。
- 分享到:
- 更多>>